0371-63319761
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安全研究 > 行业新闻 >

美年大健康泄露客户体检隐私信息 女子被拒保

时间:2019-10-18


隐私是安全、是钱、是尊严、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之一,但你也许对隐私的理解有偏差,比如看似不起眼的体检报告。

当今体检机构大行其道,这些机构手握大量的客户体检信息,这些本该严格保密的信息究竟是否安全呢?

深圳吴女士在美年大健康体检之后的经历说明,你的体检信息未必安全,它们很有可能像是电话号码那样被当作“大数据资料”一样被卖掉,再被其它机构或公司利用。

吴女士近期受伤,试图向投保的一家香港保险公司理赔,但遭到拒绝还被要求退保,而原因竟是因为吴女士在美年大健康做过体检。

去年4月,吴女士在香港某保险有限公司购买重大疾病险,但今年6月份,吴女士左耳受伤,但却遭遇该保险公司方面拒赔,原因就出在吴女士的一份体检报告上,因为她曾在深圳一家公立医院被诊断为突发左耳耳鸣、听力下降3日的症状。

除了对此次受伤拒赔,保险公司还退还了吴女士这一年多来缴纳的保险费,不让吴女士继续投保,因为他们调取到了吴女士在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报告。

对于体检报告被泄露,吴女士表示无法接受。因为她在美年大健康的体检中心被工作人员告知,会保护客户隐私,不会将报告泄露给保险公司。

根据媒体报道,事发后,美年大健康的工作人员再次回应称,对客户的所有就诊信息都是保密的,不会对外公布或者是上传到医管局的系统上。

而对于吴女士的体检报告为何被泄露,他们还需要时间调查。

也就是说,体检报告是从美年大健康流出的,但美年大健康的人表示不知道体检报告是如何从美年大健康流出的。

真是令人细思心惊,竟难以判断美年大健康的人是不是真的知道,也说不清美年大健康的人究竟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哪一者更可怕。

历来发生过的多次体检数据泄露事件中(多为员工乙肝导致工作单位拒绝等),不乏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些数据不应成为绝对的个人隐私,舆论中甚至有对信息遭泄露者横加指责的,然而这实在只是凸显了社会的弱点:程序正义的概念在当今很难说是已经深入人心。

作为国内体检龙头股,美年大健康本应对客户隐私提起最高度的重视,在“体检数据是个人隐私”的观念方面对社会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,但是现实证明,美年大健康不仅没有引领先进理念,反而成了隐私流出导致客户利益受损的源渊。

结合美年大健康近期交出了历史上的最差业绩,这不禁使人质疑,这个风光无限的体检龙头股究竟还能走多远。


体检行业信息泄露并非首例

早在五年前,美年大健康的劲敌---爱康国宾,在线体检系统曾被曝漏洞百出。


四年前,慈铭体检,中国最大的连锁体检机构之一,与美年大健康、爱康国宾三家并称连锁体检机构的“三巨头”。被爆中心网站严重安全漏洞可导致所有用户体检报告泄露,包括个人基本信息(姓名,身份证号,手机号,年龄,工作单位,邮件地址,通信地址,职业,病史),体检汇总分析,体检详细结果等个人隐私信息。

体检报告也许是我们个人信息中最私密的部分。一份体检报告不仅包括了个人基本信息(姓名、身份证、手机号、年龄、职业等),更包括病史、身体数据、体检结果等极其隐私的内容。如果你的体检报告存在泄露风险,是不是会让你十分没有安全感?


体检行业用户信息安全该如何规范?

2018年9月13日,国家卫健委印发《关于印发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、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(试行)的通知》(下称《管理办法》),对健康医疗大数据从标准管理、安全管理、服务管理、监督管理等方面加以规范。

规范要求:
在数据采集、存储、挖掘、应用、运营、传输等多个环节中,安全性问题是核心问题。由于业界对健康医疗大数据可能发生泄露存在担忧,医疗健康信息共享相关工作进展不顺。

从源头上,文件规定,责任单位应将数据安全性落实为“一把手”责任制,通过建立健全涉及国家秘密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与使用制度,对制作、审核、登记、拷贝、传输、销毁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。

在数据使用过程中,文件要求责任单位要严格规范不同等级用户的数据接入和使用权限,并确保数据在授权范围内使用。

文件提出,责任单位应建立严格的电子实名认证和数据访问控制,规范数据接入、使用和销毁过程的痕迹管理,确保健康医疗大数据访问行为可管、可控及服务管理全程留痕,可查询、可追溯,对任何数据泄密泄露事故及风险可追溯到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。(文章整合自:中访网、网络)


Copyright © 2017-2024 河南中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1434号-1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746号